首页
/ 新闻中心 / 公司新闻
在脱贫攻坚路上绘出“中煤蓝”
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李学法
日期:2021-04-08 

从江苏徐州到祖国边疆,再到大漠深处的乡村。寒来暑往,李学法在大漠深处坚守初心,把企业的嘱托、个人的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,“七十二变”使出浑身解数,“十八般武艺”打通致富之路,在脱贫攻坚路上绘出了一抹“中煤蓝”。


惠民政策的“宣传员”

2016年初,李学法作为新疆能源公司“访惠聚”工作队第一书记,踏上了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达康村这块土地。一待,就是近5年。达康村的前身被称作托万克艾来木库都克村,维吾尔语意为“下苦井”。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脚泥”就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初到这里的李学法看到眼前的情形,心里涌起一阵酸楚。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他在心里暗暗发誓。

李学法把加强惠民政策学习,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作为头等大事,先带领工作队员每天晚上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学习惠民政策,做到心中有数;再化身为“宣讲主播”,通过集中培训宣讲、面对面入户宣讲、田间地头盘腿坐宣讲、大喇叭播音宣讲等方式,让群众了解惠民政策、知晓国家法律、感受到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,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实实在在地传到群众中去。

 

为民服务的“办事员”

在达康村,处处可见到李学法带领工作队员挨家挨户摸排走访的工作场景,他们把群众的疾苦和诉求一一记在工作日记上,设身处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,千方百计当好为民服务的“办事员”。结合村民们反映的问题,李学法从固本强基抓起,把整顿“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”作为重点工作来抓,加强村级党支部建设,从政治建设、思想建设、组织建设、作风建设、纪律建设入手,建强战斗堡垒,让村基层组织工作面貌焕然一新。

达康村盐碱地多,庄稼收成好坏要看雨水的多少,农田能不能及时灌溉直接影响村民的温饱问题。然而,达康村的灌溉主渠是一条开挖多年的土沟,年年浇水,年年渗漏,年年决口。李学法点准“穴位”,打通“经络”,先对年久失修排碱渠进行了修复疏浚,解决了土地排碱的难题;补打了一口120米深的机井,并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5.4公里长的防渗渠,彻底解决全村的灌溉问题。站在新修建的防渗渠边,波光粼粼的一渠清水穿行在浓荫翠盖的白杨林中,退伍军人阿吾提·沙吾提激动地握住李学法的手感慨到:“每年棉花种下去,最担心的就是浇不上水。现在好了,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。”

边远农户不通自来水,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拉,费时费力。在李学法的努力和协调下,一条长达15.7公里的供水主干线很快铺设完毕,分支输水到每家每户,自来水管网的改造,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,终结了村民们多年拉水吃的历史。自来水入了户,脚下的泥土路也得“变身”。填埋管沟的同时,一条条砂石路随之铺进了5个小队,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。修好了防渗渠,铺完了供水管道和砂石路,李学法又把心思放到了防渗渠上的七座木桥上。2018年底,公司向达康村注资42万元,把原来的几座简易木桥全部改建成了长8米、宽5米的石板桥。

精准扶贫的“规划员”

工作队驻村后,原先破旧的泥草房变成了崭新的综合活动中心;校园的墙面粉刷一新,地面贴上了地板砖,操场上还打了水泥地坪;村委会门口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,群众不出村就可以办理诸多业务……一件件好事、实事,温暖了达康村各族群众的心。

精准扶贫既要“输血”,更要“造血”,只有产业发展了,贫困群众有了增收项目 ,才能真正“拔穷根”。李学法带领工作队积极开动脑筋,多管齐下帮助村民拓展技能、创业就业。依托修建的羊圈为基础,招商引资,吸引阿瓦提县好未来工匠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;多方联系用工企业;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、种植产业,庭院经济;饭店、馕店、小商店、美容美发店等陆续在达康村开张营业。

短短几年时间,达康村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曾经三五成群聚在墙根下晒太阳,胡扯闲谝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。人们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你追我赶,奋勇向前。

“脱贫攻坚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响鼓重锤,我们代表中煤奋战在扶贫一线更要顶住压力、拿出担当、干出成效。我相信,有中煤人的智慧和汗水,有达康村群众的努力和奋斗,今后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。”李学法对未来充满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