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,哈密能源公司党委围绕“严实作风”与“为民服务”,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主动回应职工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具体行动,通过实施矿区光伏车棚充电桩改造工程,真正将民生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以职工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。
问需于民,精准破解充电难题。“以前下班要抢充电位,现在车棚里随到随充,再也不用担心上班路上‘掉链子’了!”综掘二队职工张岩指着崭新的充电桩感慨道。今年3月,公司党委深入调研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全面摸排职工需求。调研发现,矿区电动车保有量达100-200辆,但原有充电设施仅有12个接口,且存在线路老化、充电缓慢等问题,职工反映强烈。基于调研结果,公司党委将光伏车棚升级改造列为年度重点民生项目,全力推进落实。
技术赋能,打造绿色充电样板。“这次改造不仅解决了充电难题,还实现了光伏发电与市电智能互补,既环保又经济。”机电队党支部书记王权介绍道。改造后的车棚采用太阳能发电与市电协同供电模式,白天优先利用光伏发电为电动车充电,夜间自动切换至联合建筑变电所供电,确保24小时不间断充电。经实测,该模式使光伏发电利用率显著提升,年均可节约电费支出15万元。在设备选型上,公司严把安全关,所有充电接口均符合国家3C认证标准,并集成过载保护、漏电监测等多重安全防护功能,让职工充电更安心。
民心所向,幸福指数持续提升。“现在车棚整洁有序,充电再也不用排队,公司真是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!”综掘一队职工王超看着整齐划一的充电区,竖起大拇指称赞道。自充电桩投用以来,矿区电动车停放更加规范,充电桩使用率大幅提高,彻底解决了职工“充电难”问题。职工满意度调查显示,该项目获得一致好评,成为公司民生工程的标杆案例。
从“充电难”到“充电自由”,哈密能源公司党委以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,彰显了服务职工的初心。这一排排崭新的充电桩,不仅照亮了职工的上班路,更架起了党群连心桥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温暖而强劲的动能。